首页-> 统计信息

工业生产小幅回升 经济效益有待提高

发布时间: 2014-07-21 17:49

工业生产小幅回升  经济效益有待提高

——2014年上半年全区经济形势系列分析报告之三

 

  

今年上半年,面对经济不景气的大气候影响,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坚强领导下,积极应对,精准发力,综合调控,成效显著,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平稳增长。6月工业生产提速,当月实现工业增加值87亿元,同比增长8.5%(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比上月加快2.2个百分点;1-6月实现工业增加值434.3亿元,同比增长8.1%,比去年同期增速低2.9个百分点,比今年1-5月加快0.2个百分点,呈现小幅回升、平稳增长的运行态势。

一、上半年工业生产平稳增长的支撑因素

(一)轻工业较快增长,重工业加快回升。1-6月份,全区规模以上重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76.9 亿元,增长7.6%,比1-5月加快0.7个百分点;轻工业实现增加值57.4亿元,增长13.7%,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重工业对全区的贡献率为79.8%,比1-5月提高2.8个百分点;拉动全区增长6.6个百分点,比1-5月提高0.5个百分点。轻工业对全区的贡献率为20.2%,比去年同期提高了6个百分点;拉动全区增长1.7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了0.1个百分点。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87%的重工业回升,贡献增大、拉动上升,是工业经济回升的主力,影响着全区工业整体加快增长。

(二)大中型工业增速提升较大。1-6月份,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77%的大中型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33.2亿元,增长4.7%,比1-5月加快1.9个百分点。对全部规模工业的贡献率为44.5%,比1-5月提高16.3个百分点;拉动增长3.7个百分点,比1-5月提高1.5个百分点。

(三)国有控股企业持续回升。1-6月份,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54%的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35.5 亿元,增长4.0%,比1-5月加快1.1个百分点。贡献率由1-5月的21.1%提升为27.5%,拉动点从1.7提高为2.3个百分点。

(四)非公有工业保持较快增长。1-6月份,全区规模以上工业非公有制企业完成增加值167.2 亿元,增长10.6%,增幅比1-5月加快2.3个点;其中,私营企业完成增加值99.1 亿元,增长14.5%,比1-5月加快3.6点。非公有制工业贡献率由1-5月的39.5%提高为48.3%,拉动增长从3.1升为4.0个百分点。非公有制工业以及私营工业增速都高于全区平均水平,成为宁夏工业的一抹亮色。

(五)工业主导产业呈增长势头。一是全区10大工业产业增多降少。6月当月有8大产业生产呈增长态势,只有电力工业(-2.7%)和冶金工业(-19.7%)生产下降;1-6月除有色工业(-5.9%)一个生产整体下降外,其他9个均为增长态势,支撑了工业的平稳增长。二是占全部规模工业57%的煤炭、化工、有色、轻纺、医药五大工业产业生产加速增长。煤炭工业1-6月份增长6.3%,增幅由负转正,比1-5月加快7.6个百分点;化工工业增长9.5%,比1-5月加快4.8个百分点;有色工业虽继续下降5.9%,但降幅比1-5月收窄4.1个百分点;轻纺工业增长15.5%,比1-5月低0.8点;医药工业增长2.2%,增速有负转正、比1-5月加快4.9个百分点。三是七成以上工业行业保持增长,半数以上增速高于全区平均水平。在全区38个工业大类行业中,6月当月增速保持增长的有25个,行业面占到66%;其中增速高于全区平均水平的有18个,行业面为47%1-6月增速保持增长的有27个,行业面占到71%;其中增速高于全区平均水平的有21个,行业面占到55%超过一半。

(六)工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积极变化。一是轻纺工业特别是消费品生产行业增长较快。如上半年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14.5%)、食品制造业(8.6%)、酒和饮料精制茶制造业(19.5%)、烟草制造业(58.4)、纺织业(20.9)、纺织服装服饰业(16.8)、家具制造业(20.8)等轻纺工业行业高速增长。二是非公有制工业高速发展。三是传统能源与基础原材料工业生产下降,特别是六大高耗能工业比重下降。上半年我区煤炭采选、电力生产供应、黑色金属冶炼、有色金属冶炼、非金属矿物制造业、造纸等传统工业行业普遍低速增长。特别是六大高耗能工业占全部规模工业的比重由年初的61%降为55%,降低了6个百分点。四是清洁能源、再生资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上半年,我区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和废弃资源综合利用等再生资源利用行业发展迅速。风力和太阳能光伏发电量分别达到33.3亿千瓦小时和13亿千瓦小时,同比增长5.3%1.9倍;废弃资源综合利用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2%

(七)重点产品增多减少。在重点监测的47种工业产品产量中,6月当月同比增速保持增长的产品有26种,产品增长面占55%超过半数;增速高于10%的产品有16个,占34%1-6月同比增速保持增长的有30种,产品增长面占到64%;增速高于10%的产品有18个,占到38%。其中当月增速在10%以上的产品有大米、饲料、乳制品、味精、葡萄酒、机制纸及纸板、单晶硅、多晶硅、化学药品原药、塑料制品、生铁、粗钢、钢材、铝材、变压器、自动化仪表与控制系统等;累计增速在10%以上的产品除上述外还有化学农药原药、滚动轴承等。

(八)市县区域工业发展多级分化。一是全区5市和宁东化工基地均保持增长势头,吴忠市增长较快(14.9%),石嘴山市增长较慢(3.0%);二是在7个市辖区中,利通区增长最快(28.6%),大武口区增长较慢(2.6%);三是在川区6县中,灵武市(不含宁东基地)增长较快(20.3%),中宁县增长较慢(2.0%);四是在山区9县区中,海原县增幅最高(2.6倍),西吉县较低(5.1%)。总体表现为总量规模小、基数低、增速高,总量规模大、基数高、增速低的基本特性。

二、上半年工业生产增速同比回落的主要因素

(一)去年基础较高,工业进入换挡期。2013年,我区规模以上工业一直保持较高增速发展。1-2月增长8.3%1-39.7%1-410%1-510.6%1-611%1-1212.5%20141-6月增速为去年以来的较低水平。我区工业增速整体比去年降低了一挡。

(二)近一成工业企业停产、四成企业减产。6月末,全区规模以上1002户工业企业中停产企业88户,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8.8%,停产企业面比上月扩大了0.5个百分点,净减少工业产值29.5亿元,比上月多减少近5亿元。在全部1002户规模企业中,有392户企业同比产值下降,企业减产面达到39%1-6月产值累计下降24.1%,同比减少产值140亿元,对规模工业的增长影响较大。

(三)大中型工业增长缓慢,支撑力减弱。1-6月份,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77%的大中型工业生产虽比1-5月明显加快,但比全区平均水平要低3.6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也低2.2个百分点。贡献率由去年同期的50.9%降为今年1-6月的44.5%,降低了6.4个百分点;对全部规模工业的拉动力由去年同期的5.6个百分点降为今年1-6月的3.7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贡献率和拉动力双双下降。

(四)主要工业产品价格持续下跌。6月份,全区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依然低迷。6月(96.9%)比5月(97%)指数又下降了0.1个百分点,1-6月同比下降3.5%。在我区重点监测的19种主要工业产品出厂价格中,16种产品价格同比下降,1种持平,2种上涨。其中,电解铝、金属镁、铁合金、钢材、焦炭、电石、PVC、硫酸、轮胎、碳素、铝材的价格都下降较大,直接影响着现阶段以能源原材料和基础原材料为主的我区工业体系中的企业生产和较快增长。

(五)电力、冶金两大工业产业增速回落。1-6月份,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近20%的电力工业增长4.1%,比1-5月回落0.7个百分点;贡献率由1-5月的12.6%降为1-6月的9.8%,对全区的拉动点从1个百分点降为0.8个百分点。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10%的冶金工业6月当月下降19.7%1-6月增长15.6%,比1-5月回落17.1个百分点,贡献率由1-5月的38.1%降为1-6月的18.6%,拉动点从3个百分点降为1.5个百分点,占比近30%的两大产业增长回落对全区工业增长影响巨大。

(六)高耗能工业对全区工业的贡献率和拉动力下降。占全区规模工业55%的六大高耗能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41.4亿元,同比增长5.9%,与1-5月持平,比去年同期13.5%的增速低7.6个百分点。贡献率由上年同期的68.8%降为40.5%,对全区的拉动也由上年同期的7.6个百分点降为仅有3.4个百分点的拉动力,影响全区增长乏力。

(七)企业利润增速下滑,企业加快生产的积极性和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今年以来,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受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等因素影响,收入增长缓慢,利润增速持续下滑,反映出工业经济运营困难加剧。1-5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45.9亿元,同比下降2.8%,始于上月利润负增长的局面不仅没有扭转,降幅反而比1-4月扩大了2.4个百分点。一是全区利润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2.6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国第23位。二是大中型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1.1%,降幅明显。三是利润下滑受重点行业影响显著。1-5月化工工业扭亏增盈4.0亿元,拉动全区利润增长8.5个百分点;电力工业利润同比增长18.6%,拉动全区利润增长7.3个百分点;有色工业同比增亏5.4个百分点,拉低全区利润增速11.5个百分点。企业盈利不断下滑,工业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和加快增长的内生动力严重受挫,提质增效压力增大。

三、上半年我区工业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

当前,我区规模以上工业经济运行中的问题突出表现为增长乏力,增速下滑,生产回升的基础不牢。直接原因是市场有效需求不足、企业开工率低、经营获利大幅减少、企业生产原生动力缺乏,多因素、长时间经营压力不断加剧、叠加影响,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经济运行综合效益和质量不高。除上述增速回落影响因素外,主要有:

一是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增速低、工业用电量低迷,消耗少、产出低特征明显。1-6月份,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1%,比1-5月同比1.0%的增速提高0.1个百分点;全部工业用电量1-6月同比增长5.6%,比1-56%的增速下降0.4个百分点。1-6月六大高耗能工业同比综合能耗下降4.6%,比去年同期6.7%的增速降低11.3个百分点;1-6月六大高耗能工业增加值增长5.9%,比去年同期13.5%的增速降低了7.6个百分点,生产下滑与能耗降低的经济关联特性明显。

二是主营业务收入增长乏力,盈利水平不高。1-5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8%,增速比1-4月继续回落2个百分点,比全区规模工业同期8.1%的生产增速低6.3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也低6.3个百分点。企业盈利能力不高。1-5月受市场等多因素影响,成本费用利润率为3.8%,比全国平均水平(5.9%)低2.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宁夏4.0%,国家5.8%)的差距扩大0.3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3.6%,比全国(5.5%)平均水平低1.9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宁夏3.7%,国家5.4%)的差距扩大0.2个百分点。宁夏规模工业盈利水平与全国平均值差距扩大,企业提质增效压力增大。

三是市场需求不足,产成品存货增速加快。1-5月份,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成品存货达到252.0亿元,同比增长11.6%,增速比1-4月加快1.6个百分点。产成品库存增幅高于同期生产和收入增长幅度,工业企业产品销售不畅、压库增加等状况越加严重。从行业占比大、产成品存货多、增幅高的行业分布看,纺织业产成品存货55.5亿元,同比增长24.8%;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产成品存货54亿元,同比增长14.9%;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产成品存货21.4亿元,同比增长20.0%;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产成品存货20.6亿元,同比增长13.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产成品存货10.3亿元,同比增长24.0%;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产成品存货24亿元,同比增长6.6%等,其中高耗能工业库存居高不下。市场需求不足,产品销售不畅,企业库存增加,资金周转延缓,工业企业生产减速、盈利下降,形势不容乐观。

四是企业亏损情况继续扩大。1-5月全区规模以上990户工业企业中,发生亏损348家,亏损面达35.2%,比上年同期扩大1.8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25.9亿元,同比增长33.7%。企业亏损加剧严重制约和抵消了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的增幅和总量,扭亏增盈任务艰巨。

四、下半年及全年趋势预判

今年以来,全国经济进入“三期叠加”期,“中高速”增长成为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显著特征,政策的“微刺激”、“微调整”使宏观经济基本面短期可能不会发生显著改变。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市场需求不足,产品价格持续下跌,企业资金紧张,工业用电量增速低迷、铁路货运量增速下降等问题,都将对我区以煤炭、冶金、电力、有色等处于工业产业体系与产品链前端的能源资源、基础原材料为主的工业产业造成猛烈冲击,产业及相互间的负面关联影响大,复苏增长缓慢,工业生产整体上短期或难有大的转折和突变。在充分考虑上半年全区工业生产运行的实际情况,综合二季度重点工业企业问卷调查企业对三季度综合经营状况和生产增速预计都比较谨慎的预判情况,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下半年及全年生产增速或将在10%左右的波动区间艰难前行。

五、对策建议

针对当前经济运行中面临的突出问题,要把“保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突出解决短期及近期影响发展的急迫、重大问题,消除影响工业合理增长的卡脖子性的瓶颈矛盾,抓住调结构转方式的机遇,着力扩需求、保增量、提效益,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努力保持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一)准确客观把握当前工业经济运行新态势。面对当前全区工业经济发展困境,努力适应工业经济发展放缓的“新常态”,适时调整预期目标,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因势利导,加快工业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步伐。

(二)加大力度落实工业保增长调控政策。今年以来,自治区关于加强运行调控保持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是自治区加强运行调控,提振全区工业经济的各项措施集中体现。应认真研究细化和落实,整合提升政策综合效应,体现“精准有力见效”的政策实效。

(三)优化提高保增长的调控质量。调控政策要“快、精、准”,注重综合发力,协调配合。优先考虑对技术先进、产品行业领先的企业纳入扶持范围,坚持“促优、扶弱、停差”的政策扶助和工作导向,促进优胜劣汰,倒逼企业转型升级。应对已出台政策全面梳理、排队、整合,加大针对性强、效果好的政策措施的落实力度。积极研究新问题、新方法、新措施,及时出台新政策,加大简政放权和减少审批改革力度,尽快在我区建立“政府管理、行政审批、各类收费”等“负面清单”制度,提高公开、透明、公正度,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优化发展环境。加大自上而下的政策、措施落实效果的督查、监督、考核工作力度。

(四)充分发挥大型企业社会责任。坚持“抓大促优”,抓“龙头企业”,促“重点产业”,扶助有市场、生产好、有前景的优良中小微企业发展。加强与央企、大集团企业的对接,稳定投资增长,抓好对经济发展起关键作用的大企业、大项目、好项目的建设运行,增强工业发展的拉动力。

(五)加大培育新的工业经济增长点,增强工业发展后劲。加强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培育,要不断加强工业项目招商落地建设,要紧抓新建投产企业和项目达产达效。重点抓好重点项目和工业园区项目建设,如贺兰如意纺织园和灵武生态纺织园等重点园区重大项目建设的进度和投产。同时,各级政府要加强领导,协调有关部门及时做好新建投产企业的申报入库纳统工作

(六)明确保增长调结构责任主体。加强分级扶助和分类指导。自治区着重推动央企和自治区属等大企业生产和项目建设落实力度;市管市属企业及辖区任务;县区抓好本级企业和项目任务,明确市、县区经济运行主管部门职责,加强目标责任考核,抓好调控政策的落实,确保调控政策取得实效。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