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4-01-29 09:16
2013年,全区工业企业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技术进步,加大产品结构调整和节能技术改造,强化合同能源管理,严格执行自治区主要工业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全区超过七成的主要工业产品单耗呈现全面下降,能源资源利用率明显提高。
一、工业节能取得新成效。2013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907.2亿元,同比增长12.5%;能源消费量3900.0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6.6%;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5.3%。
二、主要工业产品单耗下降面达73.3%。对全区162家年综合能耗1万吨标准煤及以上的重点耗能工业企业开展单位产品能源消耗统计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纳入监测的45项单耗指标中33个同比下降,12个同比上升,下降面达73.3%。
在下降的33项产品能耗指标中,同比降幅超过10%的有:原油加工单位耗电、单位合成氨耗标准燃料煤、炼铁工序单位能耗、轧钢工序单位电力消耗、单位合成氨耗原料煤、原油加工单位综合能耗、机制纸及纸板综合能耗,分别下降24.84% 、20.14% 、17.70% 、16.46%、13.36%、12.48%、和11.78%(见表一)
表一: 2013年全区主要行业产品单耗情况
行 业 |
指标名称 |
指标值 |
同比增减(±%) |
煤炭 |
吨原煤生产综合能耗 |
3.34 |
-4.25 |
吨原煤生产耗电 |
12.56 |
2.69 |
|
选煤电力单耗 |
6.04 |
7.91 |
|
电力 |
火力发电标准煤耗 |
307.87 |
-0.41 |
火力供电标准煤耗 |
330.49 |
-0.68 |
|
发电厂用电率 |
6.89 |
-4.18 |
|
石油石化 |
原油加工单位综合能耗 |
70.45 |
-12.48 |
原油加工单位耗电 |
55.40 |
-24.84 |
|
化工 |
合成氨综合能耗 |
1369.71 |
-2.15 |
单位电石生产综合能耗 |
965.86 |
-1.01 |
|
单位电石生产电力消耗 |
3180.29 |
-2.99 |
|
建材 |
吨水泥综合能耗 |
91.70 |
-1.23 |
吨水泥综合电耗 |
92.03 |
-4.56 |
|
有色 |
单位电解铝综合能耗 |
1737.88 |
-3.21 |
单位铝锭综合交流电耗 |
13630.96 |
-0.90 |
|
冶金 |
炼铁工序单位能耗 |
486.96 |
-17.70 |
硅铁工序单位能耗 |
1760.10 |
0.21 |
|
硅铁单位电耗 |
8066.23 |
0.31 |
|
锰硅合金工序单位能耗 |
957.09 |
-9.54 |
|
锰硅合金单位电耗 |
4137.87 |
-5.78 |
|
炼焦工序单位能耗 |
136.93 |
0.83 |
三、部分工业产品单耗同比仍呈上升态势。在重点统计监测的主要工业产品单耗指标中上升的是:单位烧碱生产耗交流电(隔膜法30%)、硅铁工序单位能耗、硅铁单位电耗、吨水泥熟料综合能耗、炼焦工序单位能耗、单位烧碱生产综合能耗(隔膜法96%)、吨原煤生产耗电、单位烧碱生产综合能耗(隔膜法30%)、选煤电力单耗、单位合成氨耗电、转炉炼钢综合工序单位能耗、,分别上升0.15%、0.21% 、0.31%、0.32%、0.83%、2.03%、2.69%、6.59% 、7.91% 、10.12% 和14.07% 。
四、能源综合利用水平不断提高。受技术进步、设备更新等因素的推动,全区规模以上工业能源加工转换效率继续稳步提高。2013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能源加工转换效率72.3%,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其中,火力发电转换效率39.9%,供热效率83.4%,炼焦效率98.1%,天然气液化加工效率90.2%,热电联产效率43.1%,同比分别提高0.2、0.8、1.9、6.8和0.4个百分点。原煤入洗转换效率和炼油及煤制油效率同比下降了0.2和5.1个百分点(见表二)
表二: 能源加工转换效率
指标 |
能源加工转换效率(%) |
同比增减(百分点) |
|
2012年 |
2013年 |
||
火力发电 |
39.7 |
39.9 |
0.2 |
供热 |
82.6 |
83.4 |
0.8 |
原煤入洗 |
95.5 |
95.3 |
-0.2 |
炼焦 |
96.2 |
98.1 |
1.9 |
炼油及煤制油 |
92.0 |
86.9 |
-5.1 |
天然气液化 |
83.4 |
90.2 |
6.8 |
热电联产 |
42.7 |
43.1 |
0.4 |
能源加工转换效率合计 |
71.4 |
72.3 |
0.9 |
五、进一步落实节能措施。工业企业是最大的能源消耗主体,是全区节能的关键。一是大力实施节能技术改造。依靠技术进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采用先进工艺技术对现有产业进行改造升级,实现节能增效。二是实施铁合金余热发电和电石炉尾气回收利用。加快现有铁合金矿热炉技术改造,组织实施节能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三是实施能耗源头控制。严格项目建设产业导向及土地、环保、节能、技术、安全等方面的准入标准。四是强化能源管理水平。在全区主要耗能行业中开展能效对标达标,把能效指标作为衡量引进项目质量的重要标准,综合考虑本地区能源消费总量和节能指标,提高项目准入门槛。五是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健全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六是加快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重点支持电解铝、铁合金、电石、水泥、焦炭等高耗能行业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进行改造升级,降低单位产品能耗。
附件下载: